丹麥女孩

此片翻拍於小說 一樣的我沒有看過小說 因此無法比較評論 請見諒 感謝~

不過這部片也可說翻拍於真人真事

這部片在威尼斯影展放映完後 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長達十分鐘

基於這個因素 讓我在當時非常期待這部片 而且這樣的題材也是第一次在電影上看到

 

此片想說的很簡單 但在現實中很難做到...勇敢做自己 可以透過很多種不同面向來看這句話

像是不要隱藏自己的個性 勇敢表現出你真實性格的一面

又或是不要隱藏自己的性向 勇敢面對並接受自己的性向 並向人大聲說出我是同性戀(雙性戀)

又或是像片中的莉莉/埃恩納(艾迪瑞德曼 飾演)勇敢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模樣

並接受跟徹底改變自己的性別軀殼

我們無法體會跨性別的人的思維 跟做變性手術的勇氣

只能透過此片看到一位跨性別的人的改變 與勇敢做自己的勇氣...

丹麥女孩

這部片的拍攝手法沒有預設任何立場 對跨性別的思維有正向也有負面的看法

導演就是很單純的在敘述莉莉/埃恩納轉變的故事

我覺得這樣說故事的手法很棒 沒有預設任何立場

讓觀眾單純去看這樣一個故事 而產生出許多不同面向的想法與去思考這類議題

 

人都會改變 會因為環境或是認識的人事物而有所改變

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改變都是在無形中做了影響 而這些影響漸漸改變成現在的我們

改變成現在的模樣或個性或興趣或變壞或變好 這些改變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是自己想要什麼才會變成現在這樣

丹麥女孩

簡單的說就是你突然對動漫的事物很感興趣 那你就會從小地方開始做改變

自己開始決定多看點漫畫和動畫 自己開始會認識漫畫家 自己開始會跑動漫商品的店

這些小地方的改變 促成現在的你 把這簡單的概念套用在此片上面 我想就不難理解

但想說的是改變成現在的樣子 是你自己想要的 就算別人阻止也沒用

也才會有這麼多元的性向與性別還有宗教存在

 

但此片的改變不如想像中簡單

看的出莉莉/埃恩納在轉換的過程中有掙扎到適應與了解、學習至接受內心的真實模樣

導演在這些過程中拍的很細膩 像是前面片段埃恩納第一次接觸嘗試女裝的樣子

丹麥女孩

在這段片段中 導演用了許多特寫鏡頭 而這些特寫鏡頭的畫面是流動而不是靜止的

透過艾迪瑞德曼手指觸摸洋裝的動作 配上配樂與電影的色調

動作是配合著配樂的節奏在移動與切換畫面

這些促成觀眾在看這段時畫面是流動而細膩漂亮的

丹麥女孩

片中莉莉送給葛蕾塔(艾莉西亞維坎德 飾演)的絲巾 在後面的片段不斷的出現

令人覺得這條絲巾代表著埃恩納接受莉莉的自己 也讓人覺得那條絲巾就代表著是莉莉

因為在片尾葛蕾塔回到莉莉/埃恩納的故鄉 讓這條絲巾隨風吹走

感覺像是在說她放手這一切 她放手讓莉莉做自己

 

我喜歡此片的電影色調 既柔和又帶點鮮豔的色彩 使整部片給人的感受就像是在看一個藝術品

也像在看一幅會動的畫 還有特寫鏡頭下的細膩流動畫面也很讓人喜歡

要說整部片給我的感受...就像是在看一個柔美的藝術品 很有美感的一部片

丹麥女孩

至於推不推薦 我想因人而異吧

因為這部片沒有預設任何立場 只是單純地告訴你一個跨性別的人的故事

沒有商業片的高潮迭起 只是在告訴你主角從接觸到掙扎到適應與學習、了解至接受到改變的過程

看完接不接受就又是觀眾的事了 導演把此片的主題拍了出來 但不告訴你他的想法

要觀眾自己去感受看完這部片 所延伸出的想法與感受和立場

預告觀看【預告】丹麥女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夏希 的頭像
    夏希

    熱血只有3分鐘熱度的傢伙

    夏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